替代電鍍鉻,PIP和全世界一起努力

以電鍍代鉻工藝為例,由于生產過程采用了有害的重金屬——六價鉻,所以它的生產和使用過程都對地球生態造成污染,被列入世界三大污染行業之一。
權威部門的數據顯示,我國的電鍍行業,承擔了世界70%的電鍍產能,每年帶來4億噸含重金屬的廢水,5萬噸固體廢物,3000億立方米酸性氣體。
為了減少電鍍鉻行業對環境的危害,從2011年開始,我國政府先后批準實施《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治‘十二五’規劃”》、新《環境保護法》、《電鍍行業規范條件》等法律法規,限制電鍍鉻行業發展,對電鍍鉻行業征收高額排污費,加大對環境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。各地政府紛紛建設電鍍工業園區,對污染物集中治理。
廢汽車的指令——ELVD法規規定:2003年7月1日起,歐盟成員國生產的汽車確保不使用含有重金屬鉛、汞、鎘或六價鉻等有害物質。ELVD法規附件Ⅱ規定,每輛汽車抗蝕性鍍層中六價鉻的含量不得超過26克。
2003年1月,美國加州就禁止使用鍍鉻工藝。美國環境保護部門已經明令規定于2010年以后,禁止采用六價鉻電鍍工藝。北美地區已經明確規定逐漸減少并最終停止使用六價鉻,北美和歐洲禁止采用六價鉻電鍍工藝的產品進入市場。